首页 要闻 时政 交通 交警 公路 物流 汽车 民航 铁路 邮政 深度 财经 人物 地方新闻 舆情 车生活 新视野 法律法规 行业新闻

道路交通大提升 市民出行更顺畅

2024-10-21 09:11:28 来源:山西大同交警 字体:

城市交通是城市发展的重要一环,道路交通秩序整治是城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为缓解城市拥堵、提升出行效率、改善出行体验,近年来,大同市交警部门围绕加强道路交通时空一体化治理不断探索实践,通过建设全城道路绿波网、优化路口交通信号灯配时、岗区精细化改造等一系列举措,全面提升交通运行效能,使广大市民真切感受到便捷交通带来的新气象。

细心的市民也许已经发现,以往行车总是遇到红灯,一路走走停停,如今顺畅了很多,路上停车等红灯的时间和次数大大减少,仔细观察还会注意到,交通高峰时段绿灯的时长有所增加,能让更多车辆通过,平峰时段车辆不多,信号灯配时就会缩短……

根据我市的交通情况看,御河以东整体流量低于御河以西区域,御河以西区域交通流集中在南片,道路交通流呈现短时积聚特征,持续时长约1小时,且路网流量分布严重不均,关键节点通行压力较大,其中晚高峰拥堵严重程度较早高峰更为显著。针对这种情况,2022年以来,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依托社会力量,建立了交通信号配时中心,采用区域交通信号优化、路口时空一体化改造等措施,对主城区426个路口的交通信号灯配时进行优化调整,并根据不同的交通特点,将控制区域划分为御东片区、御西片区及恒安片区,同时在控制区域内划分核心区与控流区,以外截内疏和干道优先的思路控制核心区交通流总量,均衡路网车流;对交通拥堵治理的重点难点路口进行时空一体化设计,运用借道左转、潮汐车道、可变车道等新型控制方式,对夜间安全行车、行人非机动车通行、节假日、恶劣天气出行等开展专题化研究,有针对性地解决交通疑难问题。信号配时优化有效降低了主城区总体交通拥堵指数,路口排队长度平均下降30米左右。据大数据平台显示,我市在百城通勤距离排行中位列第21位,百城高峰拥堵排行榜显示,我市排名第81位,高峰期平均速度由28.2km/h提升到32.5km/h,高峰期拥堵指数较去年同期下降0.73%,交通拥堵现象得到了有效缓解。

与此同时,持续建设全城道路绿波网,提升道路交通通行效率,针对各路口的交通流特性,做到“一岗一策”,精细化配时方案。目前,建城区共有35条“绿波路”,总长140千米,其中,御东片区已完成八横六纵14条主次干道的绿波网建设,涉及131个路口,里程达82.5千米,绿波设置后,御东片区平均速度由原来的35km/h至40km/h提升到现在的45km/h至50km/h,平均提速26.5%。据介绍,在绿路的优化调整中,对一些车流量小的道路在调整信号灯时长时,可以5秒、10秒地加减,而对迎宾街、魏都大道等车流量大的道路,加减只能在1-2秒之间进行。每设置一次数值,测试人员要开车进入车流,绕上五六圈体验效果,有时为了一个路口的信号灯能达到最优效果,要做数十次测试,从而达到道路交通效率大幅提升的效果。

在对交通信号灯进行优化的同时,市公安局交警支队通过清除部分绿化拓展车道、偏移中心护栏、合理规划车道用途、施划非机动车专用车道、非机动车导流线,对车流量大、拥堵严重的岗区实施了时空一体化精细改造。此外,针对我市交叉口面积较大、行人过街困难的路口,采取压缩路口空间、设置行人二次过街岛、等待区、危险区、缩短行人过街时长等方式合理分配了路权。岗区精细化改造后,曾经单调的白色线条十字路口变成了红色打底旁边有绿色非机动车道和黄色行人等待区的彩色十字路口,多彩颜色让岗区更加美观,也细化了各个区域的功能。

交通秩序整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将持续聚焦群众关心的堵点,加大治理力度,不断完善交通路网体系,优化升级道路基础设施,全力营造有序畅通、绿色文明、平安和谐的城市道路交通环境。

(编辑:李明生 李佳铭 梁宁)

  • 用车知识
  • 驾校资讯
  • 司机知识
  • 红绿灯
  • 交通安全
  • 交通一线
  • 会员之声
图片文章
  • 粗心考生忘带准考证 交警火速相助及时取回

    粗心考生忘带准考证 交

  • 平鲁交警助力高考,平安护航

    平鲁交警助力高考,平

  • 货车限高被卡 天镇交警救其脱困

    货车限高被卡 天镇交警

  • 六一儿童节 平安“警”相随

    六一儿童节 平安“警”

  • 【我为群众办实事】天镇县车管所竭诚为民,温暖随行

    【我为群众办实事】天

  • 无证饮酒驾车 交警当场查获

    无证饮酒驾车 交警当场

  • 严冬慰问勇担当 扶贫关怀暖人心

    严冬慰问勇担当 扶贫关

  • 平鲁交警大队2020年元旦节“两公布一提示”

    平鲁交警大队2020年元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合作 | 版权声明 | 人员查询 | 我要投稿 | 招聘信息 | 我要投诉>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电话:18701088869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安济律师事务所主任 李宝柱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